近日,港珠澳大橋項目捷報頻頻,除了海底隧道首個標準曲線段E31沉管預制完成并通過驗收之外,大橋連接線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項目總長13.43 公里的珠海連接線是港珠澳大橋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是連接港珠澳大橋主體部分和國家級、省級高速公路網的關鍵工程。
9月9日上午,隨著車隊緩緩沖過紅線,駛入新建成的加林山隧道,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一期工程(南灣互通至橫琴北互通段)正式通車。 據了解,此次建成通車的加林山隧道,不僅是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接駁珠澳口岸人工島至橫琴的關鍵工程,也是我市迄今建成最長的一條隧道,隧道單洞長度達到 3641米。由于該隧道近距離三次穿越對澳輸水管道、兩次穿越水庫和斷層破碎帶,地質條件復雜,施工難度較大。工程于2013年動工,去年10月下旬實現貫通,并最終具備通車條件。全線采用雙洞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80公里。加林山隧道將成為本澳接通內地高速路網最快捷的往返通道,亦是橫琴與珠海市區接駁的又一條快速道路。
2016年6月29日,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迎來歷史性一刻。在橫跨伶仃洋的港珠澳大橋橋面上,全長22.9公里的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工程成功合龍。
從1999年9月橫琴大橋正式啟用,到2015年12月橫琴二橋正式通車;從2014年12月18日零時橫琴口岸實行24小時通關,到澳門機動車輛有望年內入出橫琴……在多重國家級戰略的覆蓋下,橫琴新區正以日新月異的姿態,成為中國通向世界的窗口之一。
金琴高速、廣珠城軌延長線、金海大橋、馬騮洲隧道、港珠澳大橋……一個個對外交通節點在橫琴落地,在不久的將來,橫琴將與港澳地區以及世界各地無縫對接,這里將展示中國最開放的態度,這里將打開中國通往世界的大門。

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建設正在最后沖刺,建成之后,珠海將成為中國唯一與香港、澳門陸路連通的內地城市。肩負經濟特區、自由貿易試驗片區、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示范區這三重身份的橫琴新區,待港珠澳大橋建成之后將“如虎添翼”。 橫琴新區管委會主任牛敬曾表示,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之后,橫琴將成為連通粵港澳三地的戰略要地,港珠澳大橋將對橫琴開發起到無可估量的促進作用,也利于珠海建設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橫琴島將通過高速公路與港珠澳大橋相接,直接接受來自香港的經濟輻射。
從區域經濟發展的格局上講,大橋將有利于橫琴與香港高端服務業的交流,香港甚至海外的資本能夠更為暢通地進入珠海和橫琴,再通過橫琴這個樞紐傳向珠江口西岸,傳向整個珠三角。
此外,在休閑旅游產業方面,港珠澳大橋的建設也利于橫琴與港澳共同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特別是方便國際游客前來橫琴。隨著大橋的建成通車,珠海等珠江口西岸地區將作為港澳經濟發展的腹地,從中獲得經濟增長新動力。
事實也證明,許多前來橫琴考察的商家,特別是港澳商家,尤為注重港珠澳大橋。橫琴新區一直都將港珠澳大橋作為自己的突出優勢向外推介,橫琴新區將為外商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和平臺,促進澳門經濟的適度多元化,為港澳地區的長期繁榮穩定作貢獻。
要在一個蕉林綠野的邊陲小島上建設一個國家級新區,基礎設施無疑是最緊迫最關鍵的戰役。正是在橫琴新區掛牌儀式上,橫琴新區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全面啟動。該項目總投資135.6億元,包括道路及管網等配套工程、堤岸工程,其中道路包括1條快速路、11條主干道、4條次干路,總長71.7公里,同時還包括28.3公里長的管溝,及15.08公里的海堤。
而橫琴新區對外交通也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各項工作。目前,橫琴長隆至金灣機場的軌道交通工程和金海大橋工程已啟動方案可行性研究,計劃今年年底動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國際機場已納入橫琴“1小時交通圈”,加之橫琴至珠海金灣機場的交通線路即將開工建設,屆時橫琴至珠海金灣機場只需要10至15分鐘,橫琴對內對外的世界格局將被徹底打開。
據了解,橫琴新區對外交通的配套工程也正在積極加快推進中,橫琴二橋已全面建成通車,滿足了橫琴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且未來將與港珠澳大橋、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相連;橫琴跨馬騮洲隧道第三信道工程河底盾構施工正在推進中,計劃2017年底通車;廣珠城際軌道交通拱北至橫琴段工程地下盾構施工正在推進,相關工作進展順利。
“十三五”期間,橫琴將以港珠澳大橋建設為契機,以港珠澳大橋側接線建設為重點,推動橫琴實現與港澳無縫換乘對接,主動連接深中通道,加快建設金琴高速,加快建設軌道交通,爭取廣珠城軌延長線早日建成,與珠三角軌道交通有機銜接,并與澳門建立無縫對接條件。
結合軌道交通車站對現有口岸進行擴容改造,將橫琴口岸建設成一個集人流、物流于一體的“大通關”口岸,強化交通樞紐設施建設,實現無縫換乘和便利通關,并建成馬騮洲隧道(第三通道),全面建設金海大橋,向西連接珠海機場,依靠澳門國際機場和珠海機場打通國際航空網絡,加強與國際國內的聯系。
2014年12月18日零時,是值得被載入史冊的歷史性時刻,從那一刻起,橫琴口岸實行24小時通關。加上年內有望落地的澳門牌照機動車進出橫琴,澳門特別行政區與珠海經濟特區、橫琴新區將連成一片,當晚往來澳門“吃宵夜”已成為現實。
澳門的本地人口和旅游人口已經趨于飽和,急需往外拓展,而實現產業多元化發展也需要向外拓展空間。因此,澳門與咫尺之遙的橫琴全方位交流合作,顯得至關重要。
橫琴島離澳門最近處僅187米,與澳門可謂唇齒相依。從2009年橫琴開發正式啟動以來,橫琴和澳門合作進展順利,逐步進入包括經濟、社會、文化在內的全方位合作。比如,橫琴正在籌劃 “新街坊”項目,就是準備順應跟著澳門產業向橫琴拓展過來的澳門人的需求,在這片區域給澳門人配套生活服務設施,爭取一些特殊的社會管理與服務政策,打造與澳門趨同的生活環境。
承接澳門現代服務業向內地拓展,配合澳門建設“一中心一平臺”,是橫琴發揮促進澳門適度多元發展作用的重要手段。與澳門的合作,需要在區域合作理念上樹立一個橫琴與澳門命運共同體的概念,把橫琴和澳門視為一個區域,一個經濟發展的整體單元。
此外,粵澳兩地在交通方面也將迎來歷史性新舉措,澳門牌車輛有望于年內便利入出橫琴。澳門牌車輛便利入出橫琴,是《橫琴總體發展規劃》及《粵澳合作框架協議》明確的一項跨境交通政策安排,是粵澳兩地在交通方面的歷史性舉措,對方便澳門居民在橫琴投資、就業,促進澳門與橫琴協同發展,創新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各項政策的疊加,將使得橫琴成為承接澳門多元化發展的最佳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