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上午11時18分,澳門單牌機動車首次在中國內地橫琴鳴笛,在橫琴這片“創新之城”里,貌似一切皆有可能。自橫琴自貿片區成立以來,目前共有近200項改革創新舉措實際落地,尤其是在廣東省第二批改革創新經驗中,橫琴主導和參與的創新經驗占全省改革創新經驗比重的50%以上。
進入自貿時代的橫琴,緊扣國家戰略定位,堅決承擔起中央賦予的改革創新試驗田的責任,創新發展步伐不斷加快,人流、物流、資金流等高端要素加快集聚。交通體系的升級,將推動自貿區內外基礎設施的完善,進一步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加快進入自貿區,推動區域發展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作為經濟特區、國家新區、自貿區“三區疊加”的新區,橫琴的創新能力在全市而言是標桿,橫琴的創新經驗也帶動和引領著各區的創新行動。去年底,橫琴“一機一臺”通關模式、“橫琴卡”、網上申領發票速遞免費配送服務等6項橫琴首創的改革創新項目向全市復制推廣,“一站式”服務、制定行政違法行為提示清單等17項改革創新措施在全省復制推廣,這些項目大多與市民生活、企業辦事相關。
例如“橫琴卡”將珠海撥打澳門電話資費從現在的3元/分鐘直降到0.15元/分鐘,下降95%;澳門漫游上網從2元/M下降到0.3元/M,下降85%,該項目已在香洲區推廣;又例如“小規模納稅人簡并征期”將以往納稅人每個月需要報一次稅,到每個季度報一次稅,減少了納稅人往返辦事的次數。
今年1至10月,橫琴自貿片區累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1.7億元,同比增長21.0%;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97.4億元,同比增長20.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9.8億元,同比增長21.5%;實際吸收外資直接投資5.24億美元,同比增長62.19%;出口8.77億美元,同比增長22.87%。
5項指標同比增長全部超過20%,實際吸收外資直接投資更是超過60%,一項項鮮活的數據表明:橫琴這塊熱土還在不斷升溫。
“自貿區,是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表現形式,它代表了最高的開放水平。”橫琴新區管委會政策法規室副主任王彥表示,中央提出,橫琴要敢于先行先試,敢于突破,要成為制度創新的試驗田,所以橫琴在改革創新上必須敢想敢做。
今年9月,省政府發布了復制推廣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第二批改革創新經驗的通知,橫琴自貿片區有20項改革創新經驗舉措成為第二批39項可復制推廣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比超過50%,其中有13項屬橫琴主導創造,有7項由橫琴積極參與創造。
據介紹,橫琴主導創新的項目包括擴大內地與港澳合伙型聯營律師事務所設立范圍、簡易注銷程序、企業專屬網頁、免費推行CA證書、知識產權易保護以及出口退稅無紙化等13項;企業注冊住所登記改革、代開專用發票郵寄配送服務、企業主動披露制度以及“智檢口岸”平臺等7項由橫琴積極參與創造。
據了解,在2015年底廣東自貿試驗區推出的首批27項改革創新經驗中,就有17項改革創新措施來自“橫琴創造”。第二批39項可復制推廣經驗涉及投資便利化、貿易便利化以及金融創新三大領域,這些改革創新經驗將在全省相關范圍內推廣實施。
今年,橫琴新區研究制定了《2016年廣東自貿試驗區珠海橫琴片區改革創新發展總體方案》,從加快構建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和便利化營商環境(58項);推動粵港澳深度合作(25項);強化國際貿易功能集成(11項);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12項),推進高端服務業集聚,增強自貿試驗區輻射帶動功能(12項),開展自貿試驗區人才管理服務創新(6項)等六個方面,全面推出124項能夠體現橫琴優勢和特色的重點改革創新任務,為片區制度創新踐行提供精準指導。目前,124項創新工作正在按照進度積極推進,總體進展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