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條海域超大直徑復合地層盾構法隧道——珠海橫琴新區馬騮洲交通隧道(橫琴第三通道)新建工程13日實現了全線貫通,預計明年能實現竣工通車。
重達三千多噸的巨無霸“任翱號”盾構機讓橫琴馬騮洲交通隧道實現了全線貫通 陸紹龍攝
馬騮洲交通隧道工程由橫琴新區管委會投資、大橫琴投資公司建設管理、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承建。該條隧道總投資25.44億元,全長2834.6米,為雙向六車道,采用一臺直徑14.93米的泥水氣壓平衡盾構機掘進施工。
據了解,該項目所處的位置為典型的華南地區復合地層,在盾構推進過程中,建設單位發現工程地質情況較前期地勘資料更為復雜。經施工中多種探測工藝補詳勘,發現隧道軸線范圍內存在大量拋石、孤石、塑料排水板、花崗巖等障礙物。
為克服難題,建設單位牽頭成立了以錢七虎院士為組長的特聘顧問專家組,反復研討,于2016年5月最終確立了“超前預處理、盾構機針對性改制”為指導原則的解決方案。
這臺價值約4億元、長過百米、高約五層樓、重達三千多噸的巨無霸“任翱號”盾構機已穿越海底,回頭抵岸,于13日實現了隧道全線貫通。
建設單位的負責人表示,馬騮洲交通隧道的特殊工程地質情況在馬騮洲水域乃至華南地區具有普遍性,隧道的首次全線貫通標志著中國已經成功攻克了大直徑復合地層盾構隧道施工的技術難題,在粵港澳大灣區開發的歷史重要時刻,可有效指導該區域后續盾構法隧道工程建設,在華南地區地下空間開發具有重大指引意義。(完)